如图,物块A、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均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的( )
A.支持力减小
B.支持力增大
C.摩擦力增大
D.摩擦力减小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用水平力拉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此力,最终物体停止运动。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大小为![]() |
B.物体在3t0时间内位移大小为![]() |
C.在0~3t0时间内水平拉力做的功为![]() |
D.在0~3t0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的线速度大小为v=![]() |
B.地球的质量为M=![]() |
C.空间站的线速度大小为v=![]() |
D.空间站质量为M=![]() |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6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A.90° | B.45° | C.30° | D.0° |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
B.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建立了“惯性”的概念 |
C.奥斯特通过实验观察到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变化的磁场等能产生电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 |
(6分)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 |
D.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
E.用能量为14.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