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电场中,一个负电荷从C点分别沿直线移到A点和B点,在这两个过程中,均需克服电场力做功,且做功的值相同,可能满足这种做功情况的电场是( )
A.沿y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
B.沿x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
C.可能是处于第I象限某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
D.可能是处于第Ⅳ象限某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
在电磁学发展史上,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的科学家是
A.富兰克林 | B.法拉第 | C.安培 | D.奥斯特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R1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 |
B.若R2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
C.若R3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 |
D.若R4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
如图所示,在O点从t=0时刻沿光滑斜面向上抛出的小球,通过斜面末端P后到达空间最高点Q。下列图线是小球沿x方向和y方向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其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在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8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是10m |
B.周期是0.15s |
C.波可能沿x轴正方向传播 |
D.t=0时,x=4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 |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 B.牛顿第二定律 |
C.牛顿第三定律 | D.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