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观测发现银河系内至少有500亿颗行星,若某一行星绕其中央恒星做圆周运动周期为地球公转周期800倍,该行星到恒星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40倍.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 B.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
C.恒星自转周期与太阳自转周期之比 | D.行星公转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
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摆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A.L/4 | B.L/2 | C.3L/4 | D.无法确定 |
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f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
A.f增大,V增大 | B.f增大,V不变 |
C.f不变,V增大 | D.f减小,V不变 |
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
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
B.P、N两质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 |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将向O点处移动 |
D.从该时刻起,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
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从a到b历时0.2s,振子经过a、b两点时速度相同,若它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
A.1Hz | B.1.25Hz |
C.2Hz | D.2.5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