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R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包裹起来,则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转动;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则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转动.
某学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系数k(人骑车时所受地面的阻力f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的比值叫做阻力系数;本测量只计地面阻力,忽略其它阻力),他依次进行了以下操作:
A.找一段平直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 |
B.用较快的初速度沿直线骑车驶过起点线,当自行车把手(也叫“车龙头”)过起点线瞬间同时从把手上放下一团橡皮泥,橡皮泥落地即粘稳在地面上; |
C.自行车的把手刚驶过起点线瞬间就停止蹬车,让车靠惯性沿直线行驶,记下自行车停下时车把手在地面上投影的位置; |
D.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落地点的距离s、起点线到自行车停下时车把手在地面上投影的距离L及车把手离地的高度h。 |
根据上述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驶过起点线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来表示)。
(2)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k=__________(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来表示)。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右图为___________ 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由手轮上的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第1条亮纹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11.55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0.70m,已知双缝间距d = 0.20mm。由计算式λ =__________,求得所测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若测量出单摆摆长为l,用秒表记录下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
时间t。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直接测量量表示)。
(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摆长。其中一次测量结果
如图甲所示,悬点O与刻度尺零刻线对齐,图中摆长读数为
cm。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他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作出T 2-l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由图线可知重力加速度g =。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 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_______.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源电压是_________V,相邻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s.
(2)小车拖动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O、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