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 s末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2 s末静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α<β,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W1+W2 | B.W1>W2 | C.P=P1 | D.P1=P2 |
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
B.4s后甲在乙前面 |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 |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牛顿最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
D.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来的 |
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设两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0.1
B.若m1=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
C.若F1=F2,则m1小于m2
D.若m1=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
空间存在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关于坐标原点旋转对称,A、B是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电子在该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则()
A.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电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曲线
D.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O点处电势亦为零
如图所示,图线abc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由a®b,气体密度减小,分子平均![]() |
B.状态由b®c,气体密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
C.状态由c®a,气体密度增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
D.状态由c®a,气体密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