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在检测下列物质时所选用的实验材料、试剂和反应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
检测物质
实验材料
试剂
反应现象
A
还原糖
胡萝卜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B
蛋白质
豆浆
双缩脲试剂
蓝色
C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D
DNA
猪成熟的红细胞
甲基绿
绿色

“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支原体、乳酸菌、 蓝藻 B.发菜、酵母菌、蓝藻
C.衣原体、大肠杆菌、变形虫 D.衣藻、草履虫、裸藻

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都在37℃恒温?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