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 |
实验处理方法 |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
① |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
蓝黑色 |
② |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
蓝黑色 |
③ |
接种面包霉 |
棕黄色 |
④ |
只有新鲜的唾液 |
? |
⑤ |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 |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关于下面图形的叙述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A.甲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B.乙图中的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三者之间的关系 |
C.若丙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始终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
D.若丁是在兔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丁很可能是蔗糖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m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利用右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总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 |
B.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氧气的量肯定相同 |
C.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进行实验,可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的变化 |
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
B.分裂期的细胞内mRNA的水平比分裂间期的要高 |
C.淋巴细胞既有分化的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
下图甲表示某种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图乙表示接种该细菌后可能出现的三种生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图甲显示了该细菌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调节精氨酸的合成
②.从图甲可知,精氨酸的合成是由该细菌的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③.图乙的结果可说明加大接种量能缩短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④.精氨酸依赖型突变菌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A.①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