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 度酵母 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通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A.甲组不产生 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一个DNA分子的α链上,腺嘌呤是鸟嘌呤的1.4倍,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在这个DNA分子的β链上,胸腺嘧啶与腺嘌呤之和占该链碱基数目的56%,那么,α链上胞嘧啶的数目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12% | B.24% | C.28% | D.44% |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能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 |
B.含有n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 |
C.具有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
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 |
1个DNA复制成2个DNA,这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
A.细胞分裂间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
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A.3次 | B.4次 | C.5次 | D.6次 |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实验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图中相关图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
B.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实验③和实验④ |
C.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50%的DNA分子全部含14N |
D.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也可能会发生差错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