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了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人工圈养大熊猫已达268只,而以长期合作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
A.喝牛奶,进入胃中 |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
C.口服抗菌药物 | D.肌肉注射青霉素 |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1和结构2中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 |
B.当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C液会减少 |
C.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B液会增加 |
D.当人进食1小![]() |
水平放置的幼苗,经过一段时间根向下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
①重力作用,背离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 ②光线作用,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 ③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 ④根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