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4种限制酶所识别的DNA分子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A.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
B.在使用限制酶的同时还需要解旋酶 |
C.限制酶1、2、4识别的序列都是由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
D.限制酶1和2切出的DNA片段可通过DNA连接酶拼接 |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
B.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
D.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
下图1表示相对独立的某一小片草地中各生态系统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图2表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C都不属于该群落的组成成分
B.丙的数量增加,引起E的数量增多
C.图2中食物链是E→乙→丙→甲
D.可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调查E和甲的种群密度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B.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
C.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
C.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
D.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1和2可分别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
B.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
C.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