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木块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
C.按图甲所示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____,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填步骤序号)
(2)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____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 ___。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 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
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本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在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中,所验证的从斜槽某一位置滚下的小球A在斜槽的水平口处与静止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时动量守恒,两球大小相等。在实验时,小球A的质量m1和小球B的质量m2的大小关系是。在实验时,除实验装置外,需要的测量工具至少应有直尺和。
使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DF间的距离为s,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
(1)如果操作正确,用E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上述物理量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即验证了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2)如果发现图(b)中OA距离大约是4 mm,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_.
A.选细线做为摆线
B.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C.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摆长
D.计时起止时刻,选在最大摆角处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可用下列器材完成实验:一节干电池E、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的内阻)、滑线变阻器(0—10
)、滑线变阻器
(0—200
)、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方便实验调节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线变阻器应选用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像。通过分析可知其中(填a或b)图像表示电压表V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关系。
③根据图像求得电动势E=V,内阻r=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测得电源电动势值_________真实值,测得内阻值________真实值(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