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 _ 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 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 ___;要得出实验结论之二:“像
与物大小相等”对两支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在玻璃板另外一侧不能用光屏接收到烛焰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 像.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2)当观察到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填 “A”“B”“C”或“D”)。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3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通过定值电阻电流的变化范围是;
(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电压U/V |
1.6 |
1.8 |
2.0 |
2.2 |
2.4 |
2.6 |
2.8 |
电流I/A |
0.16 |
0.18 |
0.20 |
0.22 |
0.24 |
0.26 |
0.28 |
某实验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晓丹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1)画好电路图后,晓丹同学开始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的。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她开始实验,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Ib/A |
Ic/A |
Ia/A |
0.18 |
0.18 |
0.36 |
晓丹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晓丹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主要原因是。
(3)请你对接下来的实验提出改进措施(一条即可)。
(4)晓丹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紧接着指针再偏回一定角度后,示数才稳定下来;同组的小刚同学同时发现,闭合开关瞬间灯泡亮度较大,紧接着变暗一点后,亮度才稳定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 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2)图中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
空桶重 G0/N |
浮力 F浮/N |
排开水重 G排/N |
1 |
1.2 |
0.7 |
1.1 |
0.6 |
0.5 |
0.5 |
2 |
2.0 |
1.5 |
1.0 |
0.6 |
0.5 |
0.4 |
3 |
2.4 |
1.7 |
0.6 |
0.7 |
0.7 |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cm3。(已知ρ水=1.0×l03kg/m3)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漂浮时ρ木=。(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