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m1=100g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30 |
30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6 |
6 |
表二:m2=200g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8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8 |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试验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6 |
3 |
2.5 |
9 |
2 |
6 |
5 |
2.5 |
18 |
3 |
6 |
8 |
2.5 |
24 |
(1)表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栏目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2)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请帮助小明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4)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3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2A、50Ω1A),导线若干.
(1)小红将实物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面“×”并改正,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红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I/A |
0.30 |
0.15 |
0.10 |
(3)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
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B之间接电阻.
(1)本实验通过观察 比较电阻的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 和 有关.
小刚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小刚进行如图甲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 N.
(2)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
(4分)某同学用下列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4次实验中他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物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3)丁图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乙图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