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
图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a:pb=1:8 | B.pa:pb =1:4 |
C.pa:pb=l:2 | D.pa:pb =1:l |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A<PB FA=FB | B.PA<PB FA>FB |
C.PA>PB FA=FB | D.PA>PB FA>FB |
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 ( )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 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
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 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 |
给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B.放久了的樟脑变小了;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少了; D.夏天冷饮杯的外壁有小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