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      ,使空气的       增加,       升高,达到乙醚着火点。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 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或“后”),这就是 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透镜做的眼镜。

白族的唢呐、彝族的声苼、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发声;吹奏者抬
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形状,“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位置。

把手表放在下巴的位置,不捂耳朵,我们能够听到滴答声,这时声音是靠传播的;仍然把手表放在下巴的位置,捂住耳朵,我们就不能听到滴答声了,这是因为耳朵阻挡了的传播;用牙齿咬住手表,仍然捂住耳朵,这时我们又听到滴答声.此时,声音是靠牙齿、头骨、颌骨等传播的。我们这时听到的声音比第一次还要大,这说明固体传声快且效果好,我们把这种传导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