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反映出()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联邦议会由民主选举产生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

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中央集权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说:议会“根据英国宪法有制定或者废除任何法律的权力;更进一步说,……英国法律不承认任何人或机构有推翻或废止议会立法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B.体现了英国议会主权原则
C.英国议会的权力不受制约 D.责任内阁制在英国形成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