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C.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未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徒,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材料的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 B.重农抑商 | C.施行仁政 | D.闭关锁国 |
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芍陂 |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 | 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 |
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 |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 B.周朝的重要都城 |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
下列引文均出自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 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