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列符号:
(1)两个氢原子 (2)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3)3个亚铁离子______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__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4)尿素[CO(NH2)2]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化肥,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若用G来制取氧气并测得氧气的体积,则氧气的体积约等于。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5)用B装置制氧气时,为分离并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固体,需对瓶中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圆形滤纸的正确折叠顺序是A→B→(填“C”或“D”)。
(6)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为。(填最简整数比)
为探究空气的组成,小明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提示: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相同),其优点是(只需写1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可能原因是、
(写出2条)。
(3)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小明得到启发,于是他用镁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能原因是。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表中关于6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2)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上述部分元素周期表中共有种稀有气体元素。
(3)上述元素周期表中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该元素的原子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写出该离子符号。
(4)写出由6、8、11号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4是教材上部分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图2实验中发现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图3实验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此时,正极端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4)图4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天平平衡,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填“偏左”、“偏右”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