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下列微粒:①;②
;③
;④
。其中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
原子 |
![]() |
![]() |
![]() |
![]() |
半径![]() |
0.75 |
1.02 |
0.74 |
1.17 |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m B.
m C.
m D.
m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周期元素的种类分别是()
A.2、8、8、18 | B.2、8、18、18 |
C.2、18、18、18 | D.2、8、18、32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2 |
2 |
3 |
4 |
6 |
6 |
7 |
||||||||
11 |
11 |
11 |
12 |
13 |
14 |
|||||||||
19 |
19 |
24 |
31 |
32 |
A、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