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则对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
B.该反应的ΔH2=+483.6 kJ/mol |
C.|ΔH2|<|ΔH1| |
D.|ΔH2|>|ΔH1|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H2O+C6H5O-→C6H5OH+HSO3- |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NH4++HCO3-+2OH-=NH3·H2O+CO32-+H2O |
C.向含有0.4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 4Fe2++2Br-+3Cl2=4Fe3++6Cl-+Br2 |
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
Al3++3NH3·H2O=Al(OH)3↓+3NH4+
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图如下,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中的氧离子进入熔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电路中有0.4 mol电子通过时,能产生2.24LO2 |
B.通电后,O2-向阴极移动 |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
D.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
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g)△H<0,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n(A):n(B):n(c)=1:3: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A、B聚集状态均无法确定
C.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D.实验IV:继续长时间煮沸,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
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消毒剂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D.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效果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