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溴水(橙红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足量的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因为生成酸使其变红,又因为SO2的漂白性,使其褪色。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 |
工业上以乙苯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如下:(g)
(g) + H2(g)
现将x mol乙苯蒸气通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维持体系总压强p总恒定。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 体积分数。
不考虑副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时,向体系中通入水蒸气,v(正)、v(逆) 均减小,且乙苯转化率降低 |
B.500℃时,向体系中通入乙苯、苯乙烯、氢气各0.1x mol,平衡不移动 |
C.55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
D.55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的体积分数是450℃时的3倍 |
常温下,向20mL 0.10mol·L-1 NaHCO3溶液中滴加0.10mol·L-1 CaCl2溶液至pH=7,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气体放出。对反应所得混合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
B.c(Na+)=c(Cl-)>c(HCO3-)>c(CO32-)=c(Ca2+) |
C.c(Na+)+2c(Ca2+)=c(HCO3-)+2c(CO32-)+c(Cl-) |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HCO3-+Ca2+==CaCO3↓+H2CO3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锂—氧电池,其能量密度极高,效率达90%以上。电池中添加碘化锂(LiI)和微量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O2+4LiI+2H2O2I2+4LiOH
对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I-被氧化 |
B.充电时Li+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 |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OH+e-==Li+OH- |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Li++4e-==4LiOH |
下列有关0.2 mol/L Fe(NO3)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K+、[Fe(CN)6]3-、I-可以大量共存 |
B.滴加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
C.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S2-==FeS↓ |
D.50 mL该溶液与过量Zn充分反应,生成0.56 g Fe |
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完成下表所列的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X |
试剂Y |
A |
验证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制得的乙烯的性质 |
NaOH溶液 |
Br2水 |
B |
检验FeSO4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有SO3和SO2 |
BaCl2溶液 |
品红溶液 |
C |
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的性质 |
CuSO4溶液 |
KMnO4溶液 |
D |
验证氧化性:Cl2>Br2>I 2 |
NaBr溶液 |
KI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