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装置①可制取少量蒸馏水 |
|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
| D.装置④中下层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氯化氢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
|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分子数为0.1NA |
| C.1 L 0.1 mol·L-1 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
| D.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 |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
| 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
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
|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 |
|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
|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有一种向温室内定期施放
的方法是:将工业废稀
按1:4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于1.2米的高处,每天向桶内加入适量的某物质。下列物质中最适宜加入的是
A.![]() |
B. 粉末 |
C. 粉末 |
D. 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