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认为的“变”主要是指 ( )
A.变革思想观念 | B.变革政治制度 |
C.变革教育制度 | D.变革经济制度 |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A.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涨 |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
C.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 D.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
下列有关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民主体制确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代议制在四国均得以确立 | B.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
C.均以法律形式予以保障 | D.内阁均对议会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