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救亡图存 | B.发展资本主义 |
| C.反抗外来侵略 | D.反对专制统治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
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全国产业复兴法》无效。1936年1月6日,又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创立140年中,总共宣布废止的法律不过60种,但现在不过一年,最高法院竟一口气把罗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不须经过总统任命 |
| B.美国最高法院的权力凌驾于总统之上 |
| C.罗斯福新政在推行中受到重重阻力 |
|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没有缓解经济危机 |
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此话反映出他()
| A.盛赞中国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 |
| B.成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 |
| C.对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不满 |
| D.维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
下列有关智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②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
④全部集中于道德哲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