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  )
A.使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大草履虫,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其增长率的变化为(  )

A.先增大再减小 B.只增大 C.只减小 D.始终不变

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有主观因素
B.对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宜采用样方法
D.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的动物,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该奇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湿度 D.海拔高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