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
B.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
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
C.该生理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 |
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A.图中的⑤、⑥和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实验结果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
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下图是甲、乙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模型,a表示信号分子,下列分析与之相符的是( )
A.若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下丘脑细胞,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 |
B.若甲是精子,乙是卵细胞,则a是雄性激素 |
C.若甲是T细胞,乙是B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 |
D.若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肝细胞,则a是胰岛素 |
如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示被食关系,如“草→兔”表示草被兔吃)。现因某种原因,蝗虫突然大量死亡,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鹰数量会减少 | B.蜥蜴数量会明显减少 |
C.小鸟数量会增加,青虫会减少 | D.小鸟数量减少,青虫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