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 |
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
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
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蛋白水解酶,下列关于该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酶的主要作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
B.该酶离开胃进入小肠后将失去催化作用 |
C.该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它在胃内可以多次发挥作用 |
D.动物细胞培养常用该酶处理组织将细胞分散开来 |
下图表示某个体中细胞经历的各个阶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细胞增殖,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不同 |
B.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
C.c过程可能与该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状态有关 |
D.d过程中不同细胞的衰老、凋亡速度相同 |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 |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
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 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
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
D.图示的分裂类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放射性很高,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C.该实验说明了DNA能自我复制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D.该实验的结果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果都能说明它们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