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亲本组合 |
乔化蟠桃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蟠桃树种自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 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 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设某动物的各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为2个单位(2C)。填空说明下列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1)由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进行___________,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
(2)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7年英国科学家培育的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程序为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对重组细胞进行电脉冲刺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施细胞工程a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多利”面部的毛色是___________。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____________。
(6)请举一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某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2C)。
(1)请在下图中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示意图。
(2)填空说明下列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①由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进行___________,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核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个染色体,___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一个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的体细胞中有31对染色体,驴子的体细胞中有32对染色体。马和驴子杂交,其受精卵中染色体为63条。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发育,可成为一个新的个体——骡子。
甲同学认为:骡子杂交是可以产生后代的。理由是:它的个体是由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而成的一个新个体。它仍能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然后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乙同学认为:骡子是不可以产生后代的。理由是:骡子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你认为他们的理由充分吗?请用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生物不同细胞分裂图(假设该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据图回答
(1)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__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