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乌青镇志》卷 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采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
| 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 | 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 |
| 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 | 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
| 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这就是我们这些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应该出自哪个国家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
《吕正操回忆录》记载:“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听了朱德同志《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周恩来同志《论统一战线》的报告、刘少奇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以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陈云、刘伯承、李富春、叶剑英等同志的发言,深受教益。”文中的“大会”是指
| A.中共瓦窑堡会议 | B.中共洛川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 B.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
|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 D.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在行政权方面拟实行总统制,但《临时约法》最终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A.中华民国成立,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 |
| B.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建立“皇族内阁” |
| C.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制度,复辟皇帝制度 |
| D.孙中山迫于压力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