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经济史研究的地位取代政治史 | B.关于古希腊经济争论无休止 |
C.学者史观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 D.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
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梨树县实行了“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为正式选举,如果在“一次性投票”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这表明:
A.“海选”、直接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
B.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
C.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
D.新时期中国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普遍提升 |
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
张鹏在《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下面依据这一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法国 |
B.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在均富化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
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发展历程曲折 |
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
英国首相选战2010年1月4日以拉开帷幕,这是英国第一次开始为期四个月的马拉松式选战,大选伊始,在野的保守党和执政工党碰撞激烈。同样两党制,在英美两国却有着不同,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无实权
②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
③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英国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实质上都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