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
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C.在外壳中找到15N |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
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增长率最大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涝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
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
B.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