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
底物和试剂 |
实验条件 |
1 |
1ml10%鸡蛋清 |
37℃水浴 |
2 |
1ml![]() |
37℃水浴;PH为5 |
3 |
1ml10%鸡蛋清+1ml胰蛋白酶 |
? |
4 |
1ml10%鸡蛋清+1ml胰蛋白酶 |
5℃水浴;PH为8~9 |
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
B.1号试管设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
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为8~9
D.蛋清液和酶液应在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
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
B.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 细胞器膜、细胞核膜 |
C.1表示免疫系统,2〜4![]() |
D.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
关于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2为抗体,则丙为记忆细胞,当再次受1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形成丁 |
B.若图中![]() |
C.浆细胞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
D.制备大量抗体时,可通过直接培养丁细胞获得 |
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 为a,则背光侧为b |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为c,则远地侧为d |
C.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 II表示对根的作用 |
D.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 |
曲线II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下列物质均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
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 | D.呼吸酶、固醇、葡萄糖 |
神经细胞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与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美洲箭毒有与该神经递质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其效应是
A.肌细胞持续收缩 | B.肌细胞收缩一次随后舒张 |
C.肌细胞不收缩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