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锦涛主席访美之际,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大屏幕上,一群中国人正在中国红的底色中,向着熙来攘往的路人微笑……在大洋彼岸推出这样一部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引得美国人好奇地驻足观看——将来的历史学家必定会对2011年1月17日这寻常的日子里出现的这个非同寻常的细节,
抱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因为它极具象征意义。你理解的象征意义是 ( )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品味
③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④有利于加深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保滩护堤的“卫士”引入我国,对固滩、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根系发达,将底栖生物困死其中。鸟儿因无处觅食而飞走。2022年,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 )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彰显出县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潜力。梳理这些“表现亮眼”之地发现,这些地方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从哲学上看,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是因为(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导具体实践
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③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④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来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2024年初,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馆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利用3D技术制作了玑衡抚辰仪一比一复制品,并赠送给设计者的家乡——斯洛文尼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
②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③“中西合璧”的设计思路创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④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法国总统宣布重振核电计划后,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202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材料表明( )
①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
②法国国民议会执行总统令以立法保障核电计划实施
③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
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帮助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2023年第二届非洲粮食峰会上,34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商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计划。材料表明( )
①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全球粮农治理的意愿不断增强
②非洲国家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③中国积极推动增加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
④非洲粮食峰会为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