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政治生活时,某高三班级的学生对如何参加政治生活进行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行中属于参加政治生活的有
①参加居民会议,听取居委会汇报工作 ② 推荐选举学生会干部,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
③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 在网上参与杭州无车日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8月4日,“2011中国•龙人古琴文化艺术节”闭幕。来自两岸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古琴演奏家、古琴爱好者相聚在一起,为厦门听众带来一场承载华夏文明的视听盛宴。 古琴文化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了两岸文艺界的合作交流。 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能
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有服务两岸经济的功能
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决定思维方式的育人功能
④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就能实现祖国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把文化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和目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年 9月 25日,国务院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详细阐述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日本窃取钓鱼岛始末,声明了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的非法无效。这体现了()

A.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我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独立自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