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1)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
(3)切过蔬菜的菜刀,搁置在砧板上一段时间生锈。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4)锈蚀钢回收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
1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3 |
0.12 |
①20℃时,0.56 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 ②3H ③3N2 ④CO32—。其中能表示3个原子的是(填序号),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和。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
(5)生活中常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4H10)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两种燃料。若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4H10和CH4,C4H10消耗氧气的质量CH4消耗氧气的质量
(填“﹥”、“﹤”或“=”)。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 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2) 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