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汉时期书写材料出现了巨大变化,最能说明此点是

A.《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记载了造纸术发明
B.中国秦汉时期已具备造纸需要的原料
C.新、陕、甘、蒙汉代遗址考古发现汉代纸的残片
D.文献记载西汉早期已发明书写用纸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表格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A.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
B.因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日渐显露
C.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D.在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东北工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

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名家店铺,他非常困惑……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B.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1922年)
12.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1913年)
8316(1921年)
19.8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29.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