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粮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35~36题。
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A.安徽省 | B.陕西省 | C.河北省 | D.贵州省 |
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与土壤 | B.政策和劳动力 | C.市场和交通 | D.工业化与城市化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1题。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地势西高东低),哪一幅城市功能分布是较合理的( )
解决示城市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
|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
|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
|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
读地理漫画图,回答8题。
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
|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
|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
|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
读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6-7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各点,与亚马孙平原城市兴起自然条件吻合的是()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