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 |
得出的结论 |
① |
a |
澄清石灰水 b |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
② |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
③ |
打开活塞, c |
A中有气泡产生,C中石灰水 d |
e |
④ |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 f |
g |
(3)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③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
请认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受污染奶粉的婴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
材料二:在奶制品行业中,通常利用氮元素来衡量蛋白质的含量(合格奶粉的氮含量在2.8﹪左右,蛋白质平均含氮量在16﹪)
材料三:三聚氰胺的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化学符号为(C3N6H6),无味,常压熔点为354℃(分解),升华温度为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苯、醚和四氯化碳等物质。低毒性,在常温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有毒)。
(1)请你写出组成三聚氰胺元素的名称,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之为“蛋白精”,价格便宜。牛奶和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能冒充蛋白质。试解释三聚氰胺能冒充蛋白质的原因。
。
(2)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所制造的食品都会标明“不可放入微波炉使用”。试解释原因。
(3)请你写出关于三聚氰胺的一条化学性质。
(4)“食品安全无小事”由“三鹿奶粉婴幼儿受污染事件”,你对避免此类事件有何建议(回答一点即可)。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右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
2、
3、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生活中的方法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结论:
某同学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a b c
(2)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若用此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做怎样改动:,收集装置选。将导管口伸入水槽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停止加热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3)已知颗粒状的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即可制得氢气,可为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已知氢气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下图A与B装置制取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③的仪器名称:③____________
(2)小高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__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要用A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则瓶①应盛放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4)写出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