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 |
| B.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
| C.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和交流 |
| D.分析论证、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 |
2011年铜仁地区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李明同学在1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
| A.0.5W | B.5W | C.50W | D.500W |
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

2011年4月10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软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如图是北斗八号一导航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
|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
|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
|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
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中,用110N的力在5s内把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则
| A.对重物做的有用功约为200J |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0% |
| C.拉力做的总功约为220J | D.拉力的功率约为44W |

小均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N/kg)
| A.有用功为200J | B.额外功为500J |
|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 D.小均的功率为20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