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选项前的代号)。
A.0~10cm | B.10cm~25cm | C.10cm~极远处 | D.0~25cm |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有益应用,有时也要避免造成危害。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再写出表中两个物理规律所对应的有益应用和避免造成的危害。
物理规律 有益应用 避免造成的危害
光的反射 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减少使用玻璃墙以免造成光污染
电流热效应
物体具有惯性
一对平衡力涉及有几个受力物体?有几个施力物体?
一卷细铜电线,说说怎样方便地测出它的长度?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参观铁路工地时看到的场景。请用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铁轨为什么要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2)出发前,老师通常会嘱咐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不要太快,也不能骑车带人,为什么?
车展的特技表演会场里,看台上的观众看到一辆蓝色汽车缓慢行驶,平稳地通过单边桥.紧接着,一辆红色汽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快速驶向单边桥,路旁扬起的灰尘被吸向汽车,车一侧的轮子经过单边桥时突然离开地面,靠另一侧轮子“侧立”行驶,随着汽车减速,离地的轮子重新回到地面.请问:
(1)观众听到汽车轰鸣声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路旁扬起的灰尘为什么会被吸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