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70℃左右的水。
(1)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甲)(乙)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2)在水沸腾时用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 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要 热。
(3)三位同学分别按照如图(丙)所示的A、B、C三种方式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会使读数偏小的是 。
(4)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结果第 分钟记错了。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2 |
100 |
102 |
102 |
… |
(5)由上表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6)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7(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一个即可)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2 |
8 |
0.8 |
24 |
83.3% |
2 |
4 |
5 |
1.5 |
15 |
① |
3 |
6 |
10 |
② |
③ |
90.9% |
(1)请将表中标有①、②和③的空格处补充完整?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发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按照图1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 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1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的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的示数如图2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 .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照图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位置.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也改变,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
(3)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
(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完全相同蜡烛,其目的是为了 .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处,移开蜡烛B,观察 ;若 ;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
D.取出温度计; |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