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0.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2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求:导体棒从t=0时刻开始向右运动直至末速为零所需的时间;
导体棒从t=0时刻开始向右运动直至末速为零时离左端的位置;
4s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
4s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
和倾斜轨道
与半径
的光滑圆弧轨道分别相切于
点和
点,
与水平面的夹角
= 37°。过
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左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过D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右侧有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
。小物体
质量
= 2×10-3kg、电荷量
= +8×10-6C,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
的作用,沿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
点后撤去推力。当
到达倾斜轨道底端
点时,不带电的小物体
在
顶端静止释放,经过时间
与
相遇。
与轨道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取
,
37° = 0.6,
37°= 0.8,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物体
在水平轨道
上运动速度
的大小;
(2)倾斜轨道
的长度
。
石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发现者由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石墨烯制作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科学家们设想,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
(1)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地面高度为
的同步轨道站,求轨道站内质量为
的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地球半径为
。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
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
的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取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
,地球自转角速度
,地球半径
。
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
、
用橡皮筋连接,
的质量为
,开始时橡皮筋松弛,
静止,给
向左的初速度
,一段时间后,
与
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
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
的速度的一半。求:
(i)
的质量;
(ii)碰撞过程中
、
系统机械能的损失。
如图所示,三角形
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
为
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
以角度
入射,第一次到达
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
,
边长为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求:
(i)入射角
(ii)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可能用到: 或 )。
一种水下重物打捞方法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一质量 、体积 的重物捆绑在开口朝下的浮筒上。向浮筒内冲入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 ,筒内气体体积 。在拉力作用下浮筒缓慢上升,当筒内液面的距离为 时,拉力减为零,此时气体体积为 ,随后浮筒和重物自动上浮。求 和 。
已知:大气压强 ,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不计水温变化,筒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浮筒质量和筒壁厚度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