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已准备好的器材有:方木板1块、橡皮条1根、细绳套2个、三角板1副、刻度尺1把、图钉若干只,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
实验时先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____,做好有关记录。
实验时得到结果如右图所示,(F’与A、O共线,A端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测得的力是_______。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小灯泡(3.8 V,1.5 W)
B.直流电源(电动势4.5 V,内阻约0.4 Ω)
C.电流表(量程0~500 mA,内阻约0.5 Ω)
D.电压表(量程0~5 V,内阻约5000 Ω)
E.滑动变阻器R1(0~5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R2(0~50 Ω,额定电流1 A)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使测量误差较小,应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时,以电流值作横坐标,电压值作纵坐标.所得的实际图线可能是下图图线中的_______________
(1)①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调整游标卡尺两侧脚间距离,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卡尺两脚间狭缝宽度为 mm。(3分)
②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图甲为某同学描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图线的实验实物图.
(1) 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3)利用实验数据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曲线说明小灯泡电阻变化的特点:
(4)若把电器元件Z和小灯泡接入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时,通过Z的电流为0.22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2.5V,则此时灯泡L的功率约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丙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m,直径小于1mm,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长度L;
⑵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其中一次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⑶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所用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几欧;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几千欧。实验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有以下甲乙两种,其中误差较小的是___。用以上测量值(R、L、d)得到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处
②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_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