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倾角为q的斜面上固定有一竖直挡板,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时,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1,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N2,则( )
A.FN1=Gtanq | B.FN1=Gsinq |
C.FN2=Gcosq | D.FN2=Gsinq |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对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电子,密立根最早测量出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 |
B.氢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 |
C.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逸出成为光电子,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能量 |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
用α粒子轰击铝核(),产生磷核(
)和x粒子,磷核(
)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硅核(
)和y粒子,则x粒子和y粒子分别是
A.质子电子 | B.质子正电子 | C.中子电子 | D.中子正电子 |
某光电管的阴极为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 eV,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到该光电管的阴极上,这束光中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条数是
A.2条 | B.4条 | C.5条 | D.6条 |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 | B.天然放射现象 | C.光电效应现象 | D.原子发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