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设计 |
实验目的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MnO2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C |
将5g氯化钠加入20mL20℃的水中 |
将5g硝酸钾加入20mL10℃的水中 |
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
D |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
模拟酸雨的危害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数目减少 |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燃煤脱硫技术能有效的防止酸雨的形成 |
B.月饼易氧化变质,建议密封包装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吸氧和吸水剂 |
C.工业常用铁桶储运氢氧化钠溶液 |
D.被动吸烟对人体无害 |
实验是人们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论述错误的是
![]() |
![]() |
![]() |
![]() |
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
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酸根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
通过对比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得出: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的速率 |
导管的长度对蒸馏效果没有影响 |
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属于原子 |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
C.该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 | D.该粒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报道,如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等,在广大消费者中造成较大影响。面对事件要科学分析,正确判断。你认为下列认识缺乏科学性的是
A.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危害 |
B.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化学惹的祸 |
C.质检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我们要学会辨别并主动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 |
D.要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常量、微量元素保持收支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