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北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需全人类共同努力。该图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在图中标出我国黄河站(78°55′N,ll°56′E)的大致位置。判断:①地的风向____________,②地的天气_____________(3分)
(2)图示地区此时为__________季,黄河站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3)近年来,由苔藓、地衣和浆果植物构成的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正在逐步让位于灌木丛和北方森林,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请说明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28日,气候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开幕。南非是非洲的发达国家,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
材料二: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


主要矿产资源
金刚石



石油
铝土
占世界的
比重(%)
72
60
42
17
7.4
15


材料三:非洲部分国家能源发展潜力示意图。

(1)德班气候大会主题是“共同努力,拯救明天”,其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2)此季节(11月)非洲南端昼夜长短情况是   ;受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根据材料二,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       的特征,使非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基地,但非洲矿产品出口总值(89.95亿美元)在世界矿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最低(仅5.2%),其主要是因为非洲    
(4)根据材料三,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理想新能源是  ,简要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5)南非石油资源缺乏,但德班的炼油工业发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班发展炼油工业的区位条件。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材料三: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秋分日,包头(110°E)日出时间是    (北京时间),与鄂尔多斯相比,包头正午太阳高度    
(2)呼和浩特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由此出发沿包兰—兰新铁路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由   减少而导致的。
(3)1987~2002年,包头市面积呈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原因是 
(4)1954~1964年,包头建设成了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试分析该时期包头市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右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___,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4分)
(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_______国相近。
(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容易出现______现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B国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2分)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特点。各要素间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循环名称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4分)
(3)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______要素决定的。(2分)

读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地区的资料和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6分)

发生省区
1953—1975年发生暴雨次数
黑龙江、吉林、辽宁
25—27
山西
27
河南
24
湖南、湖北
27—28
广东、广西
51—64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和地区。
(2)通过表可以看出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省区有和,原因是。
(3)比图和表,可以发现,省暴雨次数比较多,但却没有洪涝灾害发生,说明的问题是。
(4)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具体防洪措施需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是指整治,修建,修建;非工程措施包括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的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