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O°C或O°C 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该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9题。
关于该区域的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
B.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 |
C.①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 |
D.③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 |
下图为美国某地质勘探队在某地小范围开采油页岩时,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蕊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蕊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地质构造是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上升岩体 |
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处地表可能发生过侵蚀现象 | B.乙处可能储存地下水 |
C.丙处地表岩层有缺失 | D.乙处适宜开挖隧道 |
K、O、Mo、Ma、H都为火山岛,K岛形成最早,H岛形成最晚,且岛屿形成之后不再有岩浆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该群岛集散旅客主要靠航空运输,其主要原因是
A.旅游客源经济收入低 |
B.岛屿间水运不发达 |
C.旅游客源地距离远 |
D.旅客数量庞大 |
沿K岛一周,发现既有茂密的雨林,也有仙人掌广布的荒漠,荒漠最可能出现在K岛的
A.东北部 | B.西南部 | C.西北部 | D.东南部 |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读浙江省冬季雾霾日数统计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冬季浙江雾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持续上升;降水 | B.波动上升;植被破坏 |
C.逐渐上升;地形 | D.波动上升;人类活动 |
冬季是浙江一年中雾霾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主要原因是
A.燃煤取暖排放污染物多 | B.气温低,水汽易发生凝结 |
C.工业开工率高排污量大 | D.降水少,大气形势相对稳定 |
下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
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
C.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
D.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
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B.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
D.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面积 |
人口 |
钢 |
煤 |
发电量 |
汽车 |
|
世界%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德国% |
2.5 |
1.3 |
5.1 |
7.0 |
4.5 |
14.2 |
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
A.发达的工业国 | B.发达的农业国 |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
C.全国林业基地 |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
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