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某植物光照强度、温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丙表示(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温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据图甲分析可知,Ⅰ表示光反应阶段,字母B代表的物质是[H],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 B.据图乙分析可知,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度因素是光照强度,此时主要影响的光合作用过程相当于图甲的Ⅱ阶段 |
| C.从图乙可知,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只决定于温度的高低 |
| D.图丙中C点对应的温度表示某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继续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 |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
|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③② |
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突然改变条件后,发现C3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最可能是()
| A.增强光照,增大CO2的供应 |
| B.减少光照,停止CO2的供应 |
| C.停止光照,减少CO2的供应 |
| D.光照停止,增大CO2的供应 |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浓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
|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
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D.1-丙;2-乙;3-甲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 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
|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
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
|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
|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