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⑴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如图甲直到B与A在玻璃后成的像______________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⑵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的关系;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物与
像____________的关系。
⑶若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一段距离,它在玻璃中成的像大小将______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⑷若点燃的蜡烛在玻璃前25cm处,现将一不透明的挡板放在玻璃后12cm处,如图乙,这时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蜡烛的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汽车已进人百姓家庭.图(a)所示,小华驾车兜风,当汽车急刹车时,制动轮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图(b)所示的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可以预防汽车________时造成的危害(选填“急刹车”或“被追尾”).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N/kg)
(1)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①依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像.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________Pa.

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所示,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如图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________.若用手堵住瓶口(如图乙),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________.

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其方向是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

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它可以很方便地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它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图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此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