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
(1)图(13)所示是电冰箱的三角插头和插座。插头上标有字母 的导线要和冰箱的金属外壳相连;冰箱正常工作时插头上标有字母L、N的两脚间的电压是 V。
(2)某冰箱的输入总功率为200W,如果该冰箱压缩机每天工作8h,那么每天的耗电量是 度。请你说出一条使用冰箱时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 图(13)
(3)将温度25℃、750mL的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降到5℃时,瓶内矿泉水放出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1]
(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常常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这一过程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冰箱冷冻室箱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5)冰箱工作时虽然能够把冰箱内的内能从低温转移到高温环境,但这一过程是要消耗电能的。这说明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 性的。
(6)现代冰箱使用的是R134a、环丙烷等新式制冷剂,他不会对地球大气层上部的 造成破坏,从而可以阻止阳光中过多的 到达地面,避免地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6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⑴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⑵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字母代号)。
⑶由下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
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 | B.水银 | C.香油 | D.盐水 |
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 |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⑴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⑵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金属块的质量 m/g |
量筒内水的体积 V/mL |
金属块的体积 V/mL |
金属块的密度 ρ/(g/cm3) |
⑶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⑷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⑹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
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 m/g |
体积v/cm3 |
蜡块1 |
9 |
10 |
蜡块2 |
18 |
20 |
蜡块3 |
27 |
30 |
干松木1 |
5 |
10 |
干松木2 |
10 |
20 |
干松木3 |
15 |
30 |
⑴在下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把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⑵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_____
⑶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
(1)使用前应将天平放在上,把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后再调平,调平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则应该向______(“内”或“外”)调节平衡螺母。
⑵如图乙所示,小明正在用已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改正错误后,进行正确的操作时,在向砝码盘中放砝码时,应根据所估计的被测物体质量,按质量__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当将5g的砝码(此砝码为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加入后,发现指针最终静止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⑷最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g.
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电阻箱(0~999.9Ω)、滑动变阻器(4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
实验序号 |
电压U/V |
电流I/A |
1 |
1.0 |
0.20 |
2 |
1.5 |
0.30 |
3 |
2.0 |
0.40 |
实验序号 |
电阻R/Ω |
电流I/A |
1 |
5 |
0.40 |
2 |
10 |
0.20 |
3 |
20 |
0.10 |
|
|